“我这一辈子,就做了编竹子这一件事情”
【劳模故事】陈清河的编织人生
中工网记者 王维砚 李丹青
打开一张中国地图,找到安溪县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安溪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距离泉州市区60多公里,因乌龙茶“安溪铁观音”而知名度飙升。
除此之外,安溪还有一张名片——“中国藤铁工艺之都”。在过去的40多年里,大大小小的家居工艺企业先后成立,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家居工艺文化产业在这里悄然集聚。
而这一切都与一个人有关,“安溪藤铁工艺之父”、全国劳模陈清河。
77岁的陈清河,个子不高,挺拔矍铄,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他带有安溪口音的普通话掷地有声,清晰敏捷的思路让人印象深刻。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互联网+”创业;从白手起家到取得成就,再到实现转型,他的身上几乎浓缩了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史,他的故事背后有着时代的波澜,也有着匠人可敬、匠心可佩的执着与坚守。
一个人带动一个产业
这是一双有力的手。粗大的毛竹在这双手中被拉成竹条,薄弱纸片。
这是一双灵巧的手。纤细的竹条在这双手中上下翻飞,经纬交错。
正是这双手,带领安溪的竹编产业实现了3次转型升级,将不起眼的竹编发展成为拥有12万从业者的支柱产业。
1969年,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校竹编专业的陈清河回到安溪老家。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市场上热水瓶壳短缺的现象让头脑活泛的他嗅到了商机。
1971年,陈清河在尚卿公社农械厂招收了5名学徒,建立起竹编车间,专门生产热水瓶竹壳,而这里也成为安溪竹编产业的起点。
1972年,“安溪尚卿竹编工艺厂”获批创建,在生产热水瓶竹壳的基础上,陈清河研发了多种竹编工艺品,将安溪竹编从实用农家具提升至工艺美术品的高度。第二年,福建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将其定点为进出口生产厂家。
在“出工不出活”的计划经济年代,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不安分的陈清河大胆采用了多劳多得的计件工资方式。据他回忆,这在当时极大激发了工人的工作热情,“有的工人每天自愿工作十几个小时,工资赚得比当时的村干部还多”。一时间,进入竹编厂当工人在当时成为安溪年轻人向往的工作。
这期间,竹编厂的职工数从起初的30人增加到1300多人,还开设有20多个加工点,生产8大类、4000多个品种的竹编工艺品,远销5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4年,安溪县创办了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福建省安星藤器企业有限公司”,陈清河出任总经理。
从那时起,陈清河组织设计创新,把竹编扩展到了藤编,开启了安溪竹编产业的第二个十年。
当地人回忆称,“当时地瓜藤卖的比地瓜还贵”,“安星”公司发展的红火程度可见一斑。十年间,“安星”累计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利润15000多万元人民币,解决近万人就业,帮助5000多贫困户脱贫。
“一个人带动一个产业”。1989年,交出这份成绩单的陈清河被评为全国劳模。
拥有首创权就拥有话语权
1991年的春季“广交会”让陈星河尝到了创新的甜头。也让他深刻体会到,“拥有首创权就拥有了话语权”。
这一年,他研发的“藤铁工艺”家居用品,在“广交会”上一经推出便引起轰动,开幕仅3天,就完成了公司半年的订单数量。此后,每年的“广交会”都专门设有“藤铁工艺”展区。
陈星河向记者 回忆起了“藤铁工艺”诞生的经过。
1991年初,他在长期从事竹藤编工艺品设计创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对欧美市场的考察,萌生出“刚柔并济”的灵感——坚硬的钢铁为“钢”,细软的藤丝为“柔”,两者巧妙结合、相得益彰。
正是在这种设计理念的驱动下,陈清河开始了葡萄系列篮子的设计。
用藤皮藤芯编织成篮身,以钢筋为把手,铁线环绕把手化为葡萄藤,将铁皮剪成葡萄叶,钢珠焊成葡萄串,而后彩绘着色。就这样,一个新的工艺品种——“藤铁工艺”诞生了。
“人们不断追求品味和个性,传统家居用品已不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藤铁工艺恰好为传统商品增添了新鲜血液。产业定位应体现不同时期的产业发展特色,迎合现代审美需求。”陈清河如此诠释竹藤编向藤铁工艺产业的转变。
如今,安溪藤铁工艺产业内涵升级,发展成为家居工艺文化产业,形成了“国际国内市场两条腿走路,线上线下两个市场联动开发”的新局面。5个村入选“中国淘宝村”,一个乡被评为“中国淘宝镇”,“互联网+”为家居工艺文化产业打上新标签。
在陈清河看来,没有创新就没有市场。“倡导‘设计提升贸易’创新理念,推动家居工艺文化产业在产品设计创意上下功夫,跨界融合,推广个性化定制产品,向产品附加值要效益。”他这样总结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劳模组团培养新人才
在安溪华侨职业学校内,安溪家居工艺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被用浮雕及影雕的形式浓缩呈现,铁艺及LED灯饰的设计让整座学校颇有艺术气息。“陈清河劳模创新工作室”就设立在这所学校内。这所学校共设有5个与家居设计相关的专业,所有的入校学生都会接受竹藤编技艺的培训。
2012年,为在产业发展转型中发挥劳模作用,“安溪劳模创新工作基地”成立。由陈清河领衔,10多位市级劳模将“单兵作战”变为“组团出击”,不同时代的劳模们,不仅是传统技艺的传承者,也是实体经济的创业者,更是产业发展的领头雁,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产生出了“聚合效应”。
2015年年末,一场题为“匠人·匠心”的讲座在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开讲,高校师生和社会人士百余人聆听了这场报告。报告的主讲人正是陈清河。
“劈竹子、编竹子是我每天都会坚持做的事情。尽管机器生产已经十分发达,但竹编仍然要靠手工完成。”“我这一辈子,就做了编竹子这一件事情。”他在讲座上如是说。
这场声情并茂的讲座让在场的师生颇为动容,原定半小时的提问时间,被拉长到了一个小时。
“青年学子尤其要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提倡和弘扬‘创业品质’、传播与倡导‘民生情怀’,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坚持不懈,成就梦想。”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胡米一,听完报告后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
对于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陈清河有着自己的期待。“以前念职业院校的是优秀的学生,因为人们崇尚一技之长。现在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才念职校,我们没能把职业教育提升到一个高度。”陈清河说,他希望依托安溪华侨职校,能产学研一起上,传帮带一起抓,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家居工艺行业的设计人才,为整个产业的转型提升做出自己的努力。
“编”出来的劳模
看了陈清河的事迹,脑子里闪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时候的我坐在椅子上看篾匠工作的场景:一双有力的手拿着篾刀开边,嗞嗞的声音非常滑顺,遇到竹节,稍微用劲,啪的一声就过了,再用薄刀修边,哗啦哗啦一阵响后,竹条基本上薄如纸。随着竹条在手上上下翻飞,经纬交错,没多久,一个菜篮子就做好了。
如今,人们买菜很少再用菜篮子,这种场景已经很难见到了。老一辈薪火相传的竹编行当,正在逐渐退化为城市的记忆。传统竹编行业的未来在哪里?今年77岁的老劳模陈清河在传承竹编手艺的同时,结合现代审美和人们的需求,将竹编扩展到藤编再到藤铁工艺产业。
50多年来,他潜心创作,对待竹编就像一团火,充满了热情、激情。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他带领安溪竹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将传统的竹编发展为一个拥有上万名从业人员的家居工艺文化产业集群,成为安溪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从某种意义上,他不仅是传统技艺的传承者,也是实体经济的创业者,更是产业发展的领头雁。
我们常说:“劳动模范是民族的脊梁、社会的精英、时代的楷模。”陈清河从竹编匠成长为安溪藤铁工艺产业的领军者。他对编织技艺刻苦钻研的执着、勇于创新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以及匠心筑梦的情怀浓缩了劳模的优秀品质。